记者4月25日从全国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注册工作会议上了解到,今年是不动产统一注册改革实行十周年。十年来,全国总计颁发不动产权证书7.9亿多本,全面建立和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。
土地、房屋等不动产是企业和群众最普遍、价值最高的财产,通过不动产统一注册,可以清晰产权,防止企业和群众权益受损。
自然资源部回应,目前全国有约3000个大厅、40000个窗口,每天为40万群众和企业提供各类注册服务,累计授予不动产权证书7.9亿多本、不动产注册证明3.6亿多份。此外,2000多个市县同步颁发电子证书证明3.3亿多本。
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确权注册局局长田文彪回应,(各地)不动产注册服务能力和水平稳步提升,构建从“多地、多门、多次”办理到“一窗、一网、一次”,甚至“不见面”办报,最大限度地减半环节、减半材料、减时间、降成本,一般注册和抵押注册构建5个工作日内办结。
田文彪讲解,十年来,我国以《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》为核心,以实施细则、操作者规范、地方性法规等为配套承托的不动产统一注册制度体系基本成型。《不动产登记法》已经面向社会公开发表征求意见,国家、省、市、县四级联通的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平稳运营,不动产登记数据库覆盖全国、实时更新,包括15亿多条不动产登记信息。
田文彪表示,下一步要持续提高不动产注册法治化、规范化水平,维护好各类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,更加有力地维护产权。加强登记信息共享、分析和应用,发挥数据效用,更加充分体现登记数据价值。
据了解,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还大力推动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不动产“注册难”问题,共解决了1100多万套房屋办证问题,惠及2600多万群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