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15日,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5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。
数据显示,5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整体涨幅回升、二手住宅环比下降。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回升,二三线城市同比总体降势放缓。
另外,5月70个大中城市中,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个数增加,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跌城市分别有46个和15个,比上月分别减少16个和21个。
新房价格环比整体涨幅回升
先看新建商品住宅,5月份,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跌0.1%,涨幅比上月回升0.3个百分点,其中北京、上海和广州环比分别下跌0.2%、0.3%和0.1%,深圳下降0.2%;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跌0.2%,涨幅比上月回落0.2个百分点;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下跌0.2%改以持平。
“本次新房房价最大的特征在于,房价指数环比涨幅连续两个月收窄,这说明没有沿袭一季度转好的态势,转好遇阻。”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贤迈进回应,各地新房销售的蓄客比较困难,房企销售面临压力,一些城市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降价,这自然不会造就房价走势低迷。
“一线城市也经常出现了冷分化情况,分化同时也出现在同一城市的不同板块和不同楼盘之间。”58安居客研究院研究总监陆骑麟表示,当前不少城市在政策放开的同时,大力发售促销方式,通过价格层面的优惠来更有更多的需求者加速入场。
广东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,本月一线城市房价涨幅回落更加明显,主要原因在于其一季度新房市场回升明显,二季度开始开发商有提价不道德。但集中于在一线城市的新市民、年轻人对价格比较敏感,且一直有价格下跌预期,导致价格下降后去化减少。
“加上二手房上海证券交易所量上升,且价格下跌对新房形成冲击,于是在4-5月份开始,提价现象增加,重返降价促销。”李宇嘉认为。
2023年5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。 图片自国家统计局官网
二手房价环比下降
从二手住宅看,5月份,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下跌0.2%转为上升0.4%,其中,北京、上海、广州和深圳环比分别下降0.6%、0.8%、0.2%和0.1%;二、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持平分别转为下降0.3%和0.2%。
二手房市场的展现出引发了业内注目。“在连续3个月下跌的基础上,二手房价格指数出现下跌。鉴于2月份以来房源挂牌增加、二手房交易周期明显延长等新的情况,我们指出二手房供求关系出现了问题。”严迈进说。
“二手房流动性增强,才能造就新房市场的活跃。”严跃进回应,当前二手房市场压力具备普遍性,各地需要把二手房的提振作为近期最重要工作之一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一线城市中上海、北京的二手房价出现了较大跌幅。李宇嘉对此分析称之为,一是因为一季度市场回落后更多的业主自由选择挂牌,京沪楼龄较长的房源占比较大,在市场需求末端选择多元的情况下,很多业主为了尽快使出自由选择上调挂牌价;二是新房入市项目减少,且选择低于二手房价格出售,造成需求被分流。
2023年5月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指数。 图片自国家统计局官网
楼市期望“量价齐稳”
“目前全国楼市宽松政策分化,一线城市没显著调整,而三四线城市政策影响已经弱化。”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,5月房地产市场的基本面依然没有全面转变,市场没有有力政策出台,一线城市在积压需求获释后,购房者之后从容,市场开始再次博弈。
李宇嘉回应,央行减少1年期MLF,预计5年期LPR未来将会上升,未来将会对后市构成一定支撑。但最关键的还是需求端对新市民、年轻人的就业、收入能积极帮助,供给端对开发商的风险能及时掌控,否则金融层面的降息政策难以支撑地产量价的稳定。
“‘量价齐稳’的楼市才是健康的市场,必须在房住不炒的背景下,从供给末端和市场需求末端同时发力。”陆骑麟认为,今年楼市的衰退总体依然不会呈现波折性,下跌及上升趋势交叠呈现,短期内楼市依旧有“二次探底”的可能性,短期还需要从供应末端和需求末端两端进行同步反对。
陆骑麟回应,当前的购房市场需求已从刚需向改善型需求改变,核心城市超六成的需求为置换,“先买后卖”购房流程中“带押过户”还须要全面推广,并且“认贷不认房”的政策也需要在重点城市全面推进。(记者 左宇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