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品楼盘

“双节”假期 各地楼市冷热不均

2023-10-19来源:郑州房产网“双节”假期 各地楼市冷热不均

  “万万没想到,这个长假房子买得最好的城市竟然是武汉!”近日,中指研究院高级分析师范诒杰拿着楼市盘点数据对记者如此回应。


  超长的“双节”假期各地房地产市场展现出如何?未来市场走势是否值得期望?近日《中国消费者报》记者对此进行了梳理和采访。


  开发商积极促销


  “认房不认贷”等楼市利好政策落地执行,叠加“双节”长假,各大楼盘趁着营销节点加足马力销售去化。


  北京丰台丽泽商务区某新盘销售负责人告诉记者,长假期间,公司策划了多场次以业主为中心的营销活动,到访量和成交量均快速增长。平时,售楼处的日均来访量在10组左右,每个月能成交20至30套,“这个假期,项目日均招待看房者50多组,比平时增加数倍,我们团队成员一天都没休息,客户主要以老业主讲解居多。”他说。


  “一些有过购房记录的家庭想要购房,以前被确认为二套住宅,银行执行二套房的政策,造成他们的首付款资金不够,不敢出来看房。”该负责人对记者表示,新政执行后,这部分客群敢出来看房了,因“认房不认贷”新政到访的客户占到比达到30%。


  据记者理解,国庆假期,北京多个新房项目推出优惠、优惠、特价房源等优惠活动,但促销力度整体较小,以“一口价而立减”“买房砸金蛋送家电”“买房抽手机”等活动为主。


  值得一提的是,这个假期,北京新房市场虽有一定热度,但项目分化显著。“北京新房市场呈现出冰火两重天,既有10分钟构建73亿元销售额的项目,也有一套房也没有变卖的项目。整体来看,北京新房成交价价格比较坚挺,除了个别即将清盘的楼盘外,降价促销活动较较少。”北京中原西山片区陈店长对记者表示。


  中指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,“双节”期间,北京商品住宅签约116套,日均签约量较去年同期下降48.2%。“由于网签数据相对迟缓,从股份情况来看,北京新房股份654套,日均认购量较去年同比下降4.0%,表现相对稳定。”范诒杰对记者回应。


  总体来看,“双节”假期各地开发商推盘积极性提高,同时企业加大项目优惠力度,项目到访量较节前有所增加,但在假期出游及市场信心尚未明显修缮的情况下,城市及区域间冷不均,分化仍较严重,除核心城市或成熟期区域楼市热度较高外,整体成交量展现出一般。根据中指数据,“双节”假期,35个代表城市,其日均成交价面积较去年及2019年同期下降两成左右。


  武汉成交数据亮眼


  “双节”假期各地楼市表现不一,其中武汉、上海、广州在利好政策及楼盘供应末端带动下,置业情绪加速转好。


  据中指研究院华东常务副总经理高院生讲解,上海新房看房量明显快速增长,热门楼盘股份比例下降。此次长假期间,共计有12盘取证认购,其中5盘启动时分数制,且股份比例均在200%以上,多为热门板块项目,其余远郊项目认购展现出较好,热度持续分化。


  广州出租汽车优化政策利好叠加“双节”营销节点,开发商推货十分积极,有超20个楼盘发售各种营销活动,以项目加推及促销居多,个别楼盘采取集中于散户。从市场整体来看,市场人气及造访量上升显著,尤其是限购政策放开的番禺、黄埔,更有不少消费者前来看房,整体氛围比起政策优化前有明显改善。但市场成交价分化仍在,原本不限购的东莞、增城等外围区域成交价较冷清。


  武汉成为这个假期成交价数据最亮眼的城市。统计数据显示,武汉在“双节”假期新房成交合计1895套,日均成交价237套。“双节”假期正逢“汉十条”出台和第41届房交会,各大楼盘大力促销,同时变换部分区域保障房集中于网签,同比2022年和2021年国庆假期大幅减少251%、113%。


  而深圳仅少数网红楼盘热销,大部分售楼处氛围一般。根据中指监测,9月29日至10月6日,深圳新房住宅成交价3.45万平方米,较去年同期日均上升46%,较节前一周相比下降41%,市场观望情绪依然浓烈。


  预计市场将保守回暖


  “金九银十”是楼市传统销售旺季,8月底,多部委牵头发文将“认房不认贷”划入“一城一策”工具箱,同时将全国首套、二套房商贷首付比例上限降到20%、30%,此后各地紧抓“金九银十”窗口期,不断减缓政策落地节奏。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,对房地产市场情绪产生积极带动。9月,核心城市市场活跃度好转,政策效果初显,但全国市场销售规模仍处低位。中指数据显示,9月重点10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价面积环比快速增长超一成,同比上升约两成,但绝对规模仍处在近几年同期较低水平。


  那么,面临“银十”及今年第四季度的到来,房地产市场未来走势如何?


 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指出,短期来看,未来需求端、供应末端政策均有优化空间,需求端如核心城市减少首付比例、放开限购、优化普宅标准等,供应末端如反对房企盘活存量资产、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地块、支持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等。她认为,本轮市场完全恢复必须更长时间,修复过程缓慢保守,须要维持合理预期。预计四季度成交降幅未来将会逐步收窄,2023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或将高于13亿平方米;若短期政策优化到位,同时城中村改建系列措施快速落地,预计2024年上半年市场将完成筑底。


  合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则对记者表示,“双节”假期,国内旅游人数创历史新纪录,人们利用假期构建旅行、休闲的目的,增加了购房消费,由此可见大家对大宗消费更加慎重和理性,而乐于花更多时间和成本在娱乐性消费上。消费模式的变化不会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对楼市构成一定的利空。


  郭毅进一步认为,“认房不认贷”政策发售以来,政策效力已逐步消失,当下北京新房、二手房成交量已经重返到政策之前的水平,如果后续楼市不继续第一时间更多宽松政策,有可能成交量会处在持续低位的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