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3月14日,中骏置业控股有限公司(HK:01997)发布了2017年度业绩公告。2017年合约销售额约332.47亿元,较16年235.24亿合约销售额增长41.3%。集团继续执行董事兼副总裁朱攸权发布了18年合约销售目标为500亿,较17年合约销售额减少50.4%。
数据来源:年报透露数据
集团2017年合约销售建筑面积191.46万平方米,较16年166万平方米增长15.3%,合约销售均价约为17365元/平方米,较16年的14171元/平方米快速增长22.5%。
净利润同比快速增长37.05%至28.4亿元
数据来源:年报披露数据及wind
中骏置业2017年年报表明,2017年全年营业总收入161.47亿元,同比快速增长29.08%。净利润超过28.4亿元,同比增长37.05%,核心净利润为34.5亿元 同比减41.3%,基本每股收益0.8元。
资产负债率74.98% 流动比率1.2倍
数据来源:年报披露数据及wind
2017年,中骏置业全年资产负债率达到74.98%,较16年76.25%降低约2个百分点。流动比率于2017年12月31日为1.2倍,高于16年的1.35倍。企业清净负债对股本比率为71.8%。现金及银行结余约81.45亿元。
值得注意的是,17年企业存货周转率为0.48次,较16年0.50次下降0.2个百分点,但存货周转天数则为747.04天,较16年719.42天下降了约3.8%,在存货去化上时间有所增加,在房地产调控政策并未经常出现显著放开情况下,去库存压力犹存。
土地:新增38项目权益 土储645万平方米
截至17年末,中骏置业共拥有1557万平方米土储总规划建筑面积。17年度内,中骏追加38个项目,分布天津 杭州、泉州、青岛、南京、漳州、济南、南通、佛山、德州、徐州、惠州、上海、镇江、重庆、苏州、南昌等城市,合计地上可建面积约645万平方米,总土地成本约321.67亿元,平均值土地成本约4990元/平方米。年内,中骏置业共超过60个项目处于在售状态,分布在19个城市,其中,17个为本年所推出的追加项目。
从销售城市分布看,一线城市中上海、北京的合同销售表现较为突出,分别录得70.76亿元及65.62亿元,此外,受惠于一线及热点二线城市外溢效应,泉州、漳州也录得65.09亿元、22.91亿元,合约销售占到比分别约19.6%、6.9%。
显而易见的是,中骏置业布局偏爱一线和强二线城市,青岛、济南以及佛山、惠州等,也是对强劲二线和环一线城市储备的修补。
数据来源:年报披露数据及wind
在业绩会上中骏管理层就表示,目前企业土地储备足够未来三至四年的发展。虽然房地产市场过去一年的调控政策不断深化,但随着政府减缓完备出租长效机制,并增大出租房土地供应力度。未来一线及核心二线城市的土地价格或经常出现回调机会,在保证企业现金流安全的情况下,将根据实际情况继续积极扩展一线、核心二线以及经济较发达的强劲三线城市。
构建未来“Fun+幸福生活”生态圈
基于“以未来要求现在”的理念,中骏置业致力发展新的业务模式,计划在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天津、杭州、南京及厦门等一线及核心二线城市布局长租公寓。同时打造智能科技系统,以人工智能打通长租公寓、牵头办公、商业、物业、健身健康及医疗等生活体验。中骏置业总裁黄朝阳表示“目前长租公寓业务方面中骏已投放的资金大概有20亿,今明两年投放支出是30亿,未来达到5万间长租公寓的目标后,明年基本可以构建20亿的收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