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透漏,超大特大城市正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,分三类前进实施。第一类,符合条件的实施拆毁新建,第二类,积极开展经常性整治提升,第三类,介于前两者之间的实行拆整结合。
城中村普遍存在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大、房屋安全和消防安全隐患多、配套设施落后、环境脏乱差等引人注目问题,亟需实行改建。我国正在加快推进城中村改建。
今年4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,在超大特大城市大力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。今年7月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前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》,并开会电视电话会议展开部署。各地正按照部署,坚实开展配套政策制定、摸清城中村底数、编成改建项目方案等工作,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中村改造信息系统投放运行两个月以来,已入库城中村改建项目162个。
有关负责人讲解,超大特大城市在城中村改造中,拆除新建的将按照城市标准规划建设管理,整治提高的将按照文明城市标准整治提高和实施管理。通过改造,可切实消除安全风险隐患,提高居住条件和生态环境,增进产业转型升级,推展超大特大城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,建设宜居、韧性、智慧的现代化城市。
超大特大城市推进城中村改建,将坚决先谋后动,先行作好征询村民意愿、产业搬迁、人员妥善安置、历史文化风貌维护、落实征收补偿安置资金等前期工作,确保一动则已,动则必快、动则洪业。
坚持依法征税、净地出让,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起到,更好发挥政府作用。由城市政府明确集体土地上房屋征税补偿责任部门、征税补偿标准和程序等,并依法依规实行征收。
坚决多渠道筹措改造资金,既可以由城市政府筹措资金,也可以引进社会资金,银行业金融机构将给与政策性和商业性贷款反对。城市政府对城中村改建负主体责任,统筹市域内改建资金决定,做改造资金市域内综合平衡、动态平衡;对于整治提高类的城中村改建项目,将建立政府与村民、社会力量改建资金共担机制。
据介绍,一部分核心区了产业的城中村在改建中将做好产业迁往和转型升级。在摸清城中村产业状况的基础上,城市政府将决定好产业转移承接园区,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起到,先行有序疏解核心区产业。改造后,将根据城市产业发展规划,合理安排产业布局,引进优质产业项目,促进产业转型升级,并提供一定规模比例的低成本创业空间,保障小微企业和个体户的创业需求。
据了解,城中村改建将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相结合,各地城中村改造土地除安置房外的住宅用地及其建筑规模,原则上应当按一定比例建设保障性住房。
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回应,各地应坚持稳中求进、大力稳妥,优先对群众需求急迫、城市安全和社会管理隐患多的城中村展开改造,成熟一个前进一个,实行一项制成一项,真正把好事办好、实事办实。(记者 亢舒)